文|吴超凡
今日(7月29日),全球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宣布,现任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(下称Jejurikar)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接替Jon Moeller(中文名:詹慕仁),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。
同时,Jejurikar将在今年10月的宝洁年度股东大会上竞选董事会董事。而卸任后的詹慕仁则将担任宝洁执行主席,领导董事会并为首席执行官提供建议与咨询。
对于此次换帅原因,宝洁官方公告并未具体说明。但据路透社报道,宝洁首席传播官Damon Jones表示,詹慕仁的离任是董事会有计划和有序过渡的一部分。
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刻换帅,新掌舵人Jejurikar将把宝洁带向何方?
宝洁变革关键期,36年老将掌舵
今年6月,在2025年德意志银行全球消费者大会上,Jejurikar作为当时的首席运营官,与首席财务官Andre Schulten一同官宣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非核心业务重组计划,包括品牌剥离、优化供应链、削减7000个非制造业岗位等,无不向市场明示宝洁将进入新一轮的市场调整期。
可以说,Jejurikar此次升任正值宝洁策略变革的关键时期,而Jejurikar本人更是直接参与了宝洁未来关键市场策略的制定,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宝洁对其“寄予厚望”。
据官方文件显示,宝洁不仅为这位“新帅”提供了160万美元(约合1148万人民币)的基本年薪,还将其纳入公司年度激励计划之中,目标奖励相当于基本年薪的2倍。与此同时,Jejurikar还将获得一项价值14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亿元)的长期激励奖励。
那么,这位“新帅”究竟是何来头?
公开资料显示,Jejurikar出生于印度孟买,1987年毕业于孟买大学经济学专业,1989年获印度管理学院勒克瑙分校学位,并于同年通过校园招聘加入宝洁印度,担任个人健康护理部门的品牌助理经理,在宝洁任职时间达36年。2014年,他正式成为宝洁全球领导团队成员。
▍Shailesh Jejurikar
2019年,Jejurikar升任宝洁织物和家庭护理板块首席执行官,该部门是宝洁规模最大的业务单元,旗下拥有汰渍、佳美和碧浪等知名产品。2025财年前三季度,该部门营收达222.33亿美元(约合1595亿人民币),占宝洁该季度总营收的35%。
2021年,Jejurikar升任为宝洁首席运营官,全面负责宝洁的供应链、信息技术及全球业务服务的战略更新与运营成果。值得注意的是,詹慕仁在升任首席执行官之前也曾担任这一职务。
据官方信息显示,在首席运营官任内的四年间,Jejurikar推动了组织架构扁平化、业务精简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。例如,2024年,他主导推进了宝洁“智能供应链2025”项目,以降低部分地区物流成本。
那么,Jejurikar的接任是否会改变宝洁未来的长期市场规划?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Brian Jacobsen对外媒分析称,此次换帅是内部提拔,对宝洁前景影响可能有限,更像是一场长跑中的接力棒交接,而非带来重大方向性变革。
前任首席执行官曾主导多项业务变革
在官方公告中,宝洁也提到,现任首席执行官詹慕仁不会离开宝洁,而是将担任执行主席,领导董事会并为首席执行官提供建议与咨询。从这一方面来看,詹慕仁或将持续在宝洁担任重要职位。
詹慕仁同样是宝洁“老将”,于1988年以织物成本分析师的身份加入宝洁,此后历任财务、企业战略、业务发展和投资者关系等多个岗位,并主导参与了多项重大交易,包括收购默克集团消费者健康业务,以及剥离宝洁旗下咖啡、零食、制药、电池和部分高端美容业务。
2021年,詹慕仁正式出任宝洁首席执行官,他不仅对收购战略进行了调整,还推动了宝洁业绩的持续增长。据路透社消息,在其四年任期内,宝洁股价上涨约13%。
例如,在投资策略方面,宝洁选择聚焦于增长更快、利润更高、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品类,包括收购美国高端小众护肤品牌Farmacy Beauty、美国益生菌护肤品牌TULA Skincare等。
同时,近年来宝洁也进行了多项剥离和收缩。例如,出售沙宣品牌及其大中华区美发业务、退出阿根廷市场、剥离在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本土品牌等。
财务表现上,在詹慕仁的领导下,宝洁2024财年净销售额达到840亿美元(约合6027亿人民币),同比增长2%,创下十年业绩新高。
不过,据宝洁财报显示,近些年的诸多增长,不少依赖提价策略驱动。例如,2022财年第一季度,宝洁所有产品的价格平均涨幅约8%;2023年,宝洁宣布所有部门产品定价上调6%至9%。就在今年,宝洁还表示下半年可能会“根据更高的关税提高产品价格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从长期业绩增长趋势来看,提价策略似乎也开始失效。财报数据显示,从2021财年到2024财年,宝洁的净销售额增速从7.28%下滑至2%。进入2025财年,颓势加剧:第三财季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%,为八年来首次季度下滑。在大中华区,宝洁的有机销售额更是连续四年下滑,上一财年大幅下滑9%。
这清晰地表明,宝洁产品的市场增长力正在减弱,依靠涨价维持的增长已难以为继。而这,或许也是宝洁选择启动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、任命新首席执行官的原因之一。
持续瘦身,“新帅”将接手重组计划
目前来看,Jejurikar上任后的首要任务,就是继续着手进行“非核心业务重组计划”,从公开信息来看,这一计划已于今年7月1日启动。
据宝洁此前公布的计划,在产品组合选择上,宝洁将继续在品类、国家地区甚至产品形态层面收缩,包括部分品牌的退出甚至剥离。
在并购策略上,宝洁将继续聚焦于更具战略价值的“补强型”收购,选择扎根日常必需品类别,以及真正可拓展盈利空间的品牌。即保留高增长、高壁垒的核心业务,集中资源巩固优势领域。
供应链重组方面,鉴于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与关税波动加剧,宝洁将重新评估其全球制造布局,有针对性地调整生产基地与结构配置。此前关税波动已导致宝洁损失至少6亿美元(约合43亿人民币)收入。
组织架构上,宝洁计划继续削减约7000个非制造业岗位,约占当前全球非制造业员工总数的15%。同时,公司将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工具,在各个市场和品类打造更精简、更敏捷、更专注的团队。
据悉,该重组计划预计将产生税前总计10亿至16亿美元(约合72亿至115亿人民币)的非核心费用,其中约25%为非现金支出。
对于2025财年全年,宝洁预计销售额将与上年基本持平,低于此前2%-4%的增长预期;预计有机销售额增长约2%,也低于此前3%-5%的指引。
当低成本扩张红利消退、涨价策略失效,叠加全球供应链成本因关税壁垒攀升,新掌舵人亟需找到破局之道。未来,这位老宝洁人是否能带领宝洁实现突破,推动业绩恢复高增长,则需要时间的验证。
嘉喜配资-嘉喜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平台配资炒股-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